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需求
自然,营销文化是个大范畴。做起来还要具体地给产品、渠道、促销和活动上色,满足一些人的精神需要。中国有两千年多年的孔孟思想、儒家文化,有人就酿出孔府家孟府家酒,这是借老祖宗的光,进行传统文化的粉饰,达到名扬四海打动客户的目的。英国的一个“221—B”牌子的汽水曾经十分畅销。那是因为其商标上有一个福尔摩斯的头像,这位大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神探,使那些是侦探的或想做侦探的人就愿喝,也使商人财源滚滚。心理消费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他就觉得喝了这种汽水,会越来越机灵,会破每一宗案件。
这些,都是玩营销文化玩出来的结果。
以上营销案例,其之所以在市场上立足取胜,均得益于“远离金钱”,贴近文化。 现在在市场营销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消费是一种文化,市场是一种文化。营销加文化,就有生命力。公司内部也要培育和建设营销文化,增强营销人员的凝聚力,造就一支忠诚企业、勤奋工作、不畏困难、素质过硬的营销队伍。
重视情感营销:
在医药企业的销售队伍中,有一位老同志,姓常,叫“常青树”,其实他姓郑,叫郑子群,“常青树”是企业的同志对他的赞扬,一般人叫他郑老师。他从2009年开始接手上海、浙江地区的原料药销售,四年时间里,整个区域的销售网络日益完善,销售任务从最初的每月60万,逐步增长到80万、107万、120万元,直至2009年的129万,一年一个台阶。2009年他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116.7%、回款任务的114%、利润任务的209%。上海地区竞争对手多多,竞争异常激烈。竞争对手为了争抢市场份额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库存。他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培育代理商,让代理商的销售从不足100万元,到2009年突破1600万元,增长了十几倍。他自己说,他的工作的宗旨是“情系服务,只要我们用真情,就能换来用户的满意”。
上面提到的那个女同志也有这种感觉,她说,营销的艰辛不难想见,但经过与客户一次次的交流与沟通,很多的客户和超市药店的工作人员都和她成了朋友,货不足了或出现了销售异常会及时提醒她,甚至知道她要去的时候,有了好吃的还会给她留一点,董军说,这真的就是人心换人心,这种感动不是用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近几年在我国文艺创作中出现一个新名词:“煽情”,也就是在文艺创作过程中想方设法煽动视听者的情绪,调动视听者的的情感因素,让视听者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共鸣,从而使作品产生轰动效应。其实,这也正是新世纪市场营销的重要观念,情感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最新式武器。
美国有一家叫高浦勒斯的制鞋公司,八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经营决策失误,举步维艰。为度过危机,决定开展情感营销。他们这样分析:八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早已到了富足时期,人们买鞋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御寒或防湿护脚。因此,再用“廉价”和“高质量”等老一套市场观念已经打不开销路了,唯有使鞋子像演员一样具有不同的个性和鲜明独特的形象,才能参与市场舞台的演出吸引消费者。于是他们提出新的经营宗旨:销售感情胜于售鞋。在这种全新的观念指导下,该公司推出了标榜为“男性情感”、“女性情感”、“优雅感”、“野性感”、“沉稳感”、“轻盈感”、“年轻感”等各式鞋品,这种新奇的鞋类在不同的消费群体中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呼应,公司迎来了销售高潮来,完全摆脱了危机。
台湾星辰表利用母亲情结做母亲节生意,他的一篇煽情文章第一句话写道:“推动摇篮的手就是统治世界的手,也是最舍不得享受的手。”然后在分析了妈妈为了节省,舍不得买块好表的心态之后,动情而又顺理成章地写出:“向伟大的母亲致敬,别再让母亲的手空着,欢迎子女们陪同母亲选购星辰女妆表,送给母亲一份意外的惊喜。”有哪一位热爱母亲的儿女看了这样动人的广告词不动心呢?她们会情不自禁地成了广告的俘虏,这样营销者便在消费者的情感满足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篇:职位评估八原则:公平者的游戏
《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需求》相关文章
- 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需求
- › 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需求
- › 企业营销模糊化——— 网络时代的营销变革
- › 提升企业营销培训效果的十大策略
- › 企业营销案例分析:收缩战线,从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需求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需求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需求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