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10-10 21:41:11] 来源:http://www.77xue.com 激励机制 阅读:8110次
概要:4.激励方向所谓激励方向是指激动的针对性,即针对什么样的内容来实施激励,它对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动机起源于五种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种间断的、阶梯式的跳跃,而是一种连续的、波浪式的演进。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可以同时并存的, 但在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动机作用是不一样的,总存在一种起最大支配力量的优势需要。一般来说,较高层次的优势需要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优势需要出现之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力地表明,激励方向的选择与激励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时,激励的作用就难以持续,只有把激励方向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优势需要,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比如对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奖给他奖金和实物不如为他创造一次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标签:激励奖惩,员工激励机制,http://www.77xue.com
4.激励方向
所谓激励方向是指激动的针对性,即针对什么样的内容来实施激励,它对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动机起源于五种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种间断的、阶梯式的跳跃,而是一种连续的、波浪式的演进。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可以同时并存的, 但在
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动机作用是不一样的,总存在一种起最大支配力量的优势需要。一般来说,较高层次的优势需要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优势需要出现之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力地表明,激励方向的选择与激励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时,激励的作用就难以持续,只有把激励方向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优势需要,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比如对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奖给他奖金和实物不如为他创造一次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更大的鼓励。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激励方向的选择是以优势需要的发现为其前提条件的,但怎样才能发现不同阶段的优势需要呢?又怎样才能正确区分个体优势需要和群体优势需要呢?这些都是激励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找到需要的答案。
(四)、激励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类型,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只强调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或只强调精神激励而忽视物质檄励都是片面和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总以为有钱才会有干劲,有实惠才能有热情,精神激励是水中月、镜中影,好看却不中用。正是这种片面的理解,致使一部分人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甚至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给组织环境和社会风气都带来极大危害。另有一些人总爱把大道理挂在嘴边,只讲贡献不讲需要,只讲觉悟不讲利益,以为大家靠喝西北风也能有干劲,这些人恰恰忘了:“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为了避免以上两种片面性的发生,防止“单打一”现象的出现,在激励中一定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针。
强调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并不是说不需要有所侧重,一些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叫做警觉性试验。试验是用一个光源来调节发光的强度,然后记录被试者辨别光强度变化的感觉以测定其警觉性。试验分为四个组:A组为控制组,不施加任何激励,只是一般地告知试验的要求与方法;B组是挑选组,成员被告知,他们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觉察力最强,理应错误最少;C组是竞赛组,明确要以误差次数评定优劣与名次,D组为奖惩组,每出现一次错误,罚1角钱,每次无误奖励5分钱。试验结果见表1-1。
www.77xue.com的 表1-1
组别 激励情况 误差次数 排序
A B C D 不施加任何激励 精神激励 组织竞赛 物质激励(奖惩) 24 8 14 11 4(最多) 1(最少) 3 2
这一试验不仅说明了激励的强大作用,还揭示了激励类型对行为的影响,生动地揭示出精神激励比物质激励所具有的优势,为侧重精神激励提供了一定的行为依据。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对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而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层次与程度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并随主客观条件的发展而不断有所变化。从社会角度来看,一般来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的物质需求就会比较强烈,而在社会经济文件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条件下,人们的精神需要则会占主导地位。从个人角度来看,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其自身的品德修养也会对需要产生很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激励机制,激励奖惩,员工激励机制,管理文库 - 人力资源 - 激励机制
- 上一篇:私营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问题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相关文章
-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 ›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 › 人力资源提升:企业员工培训也需再造
- › 人力资源部门萎靡不振的四个弊端
- › 《聆听智慧——世界名企人力资源管理三人评》--IBM的招聘经1-4
- › 聆听智慧——世界名企人力资源管理三人评--IBM招聘程序与方法1-...
- › 《聆听智慧——世界名企人力资源管理三人评》--IBM招聘观念1-2
- › 聆听智慧——世界名企人力资源管理三人评--IBM招聘经1-1
- › 挑战投资人力资源,二十年的最大变化是人
- › 人力资源管理与老子的“大道”与“上德”
- › 迷茫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者
- ›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三大特点
- › 人力资源部办公流程知识化管理实现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