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文档大全管理文库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正文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

[10-10 21:41:11]   来源:http://www.77xue.com  激励机制   阅读:8110
概要:程度的影响。所以,不论从个人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精神激励应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的追求将被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2.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的原则正激励是从正方向予以鼓励、负激励是从反方向予以刺激,它们是激励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俗话说:“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才能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受到鞭策,真正调动起人们的工作热情,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如果良莠不分、是非不明,势必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局面,使激励无的放矢,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只有坚持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针,才会形成一种激励合力,真正发挥出激励的作用。正激励是主动性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激励,就二者的作用而言,正激励是第一位的,负激励是第二位的,所以在激励中应孩坚持以正激励为主、以负檄励为辅的原则。国内的一些科学工作者曾经在天津对两所小学的30名田径队员进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标签:激励奖惩,员工激励机制,http://www.77xue.com
程度的影响。所以,不论从个人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精神激励应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的追求将被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2.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的原则
正激励是从正方向予以鼓励、负激励是从反方向予以刺激,它们是激励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俗话说:“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才能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受到鞭策,真正调动起人们的工作热情,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如果良莠不分、是非不明,势必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局面,使激励无的放矢,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只有坚持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针,才会形成一种激励合力,真正发挥出激励的作用。
正激励是主动性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激励,就二者的作用而言,正激励是第一位的,负激励是第二位的,所以在激励中应孩坚持以正激励为主、以负檄励为辅的原则。国内的一些科学工作者曾经在天津对两所小学的30名田径队员进行过一次试验。30名学生被分成两组:一组称“挫折组”即无论如何努力,都注定要挨批评,如“跑的姿势不对”、“动作不协调”、“态度不认真”、“技术没过关”等,接受减力刺激;一组称“鼓励组”,即无论动作如何,都一律受表扬,如“跑的姿势正确”、“动作协调”。“态度认真”、“技术规范”等,接受增力刺激。试验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试验的前一天,对被试者进行了测试,把这个成绩作为试验的比较。测试项目是400米跑,采用两人一起跑的形式,其中一个曾受表扬,另一个曾挨批评。到达终点时记录成绩,和前一天成绩相比,看是增长还是降低了。试验结果表明:受批评引起减力情绪(以消极效用为特点的情绪)者,成绩
多数稍有下降;受鼓励引起增力情绪(以积极效果为特点的情绪)者,成绩多数有明显提高。当然,试验是把正激励、负激励截然分开的,这种试验形式可不可取,我们姑且不论,但其形象地体现出激励力量的明显不同。它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激励过程中,宜多采用正激励的方式,以唤起人的增力情绪,调动其积极情感。少采用负激励的方式,以减少人的减力情绪,克服其消极情感。总而言之,就正激励和负激励而言,从普遍意义上来着,应该把正激励放在主导地位。
3.内激励与外激励相结合、以内激励为主的原则
认识这条原则,必须首先了解内激励与外激励的相互关系。从人的感性认识角度来看,一个人若在强大外界奖酬或处罚下采取行动,他多半会认为自己是受外部控制的,所以,行为是外激励的。但若外部因素不强烈、不突出,他就多半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致,所以行为是内激励的。人们所处的环境,可以划分为表1-2所示的四种情况。
表1-2
对外酬的感觉
低-------------------------------------------------------------------------高
1.理由不足(不稳定) 2.觉得受到外激(稳定)

3.觉得受到内激(稳定) 4.理由过分(不稳定)
在只有外酬(情况2)或毫无外酬但工作本身十分有趣、有吸引力(情况3)时,人们分别处于外激或内激状态,情况就较简单,行为具有稳定性质,内激励与外激励呈正相关关系,二者相提益彰。但当既无外酬、工作又很枯燥、行为的理由不足(情况1)或既有强有力的外酬、活动本身又很有兴趣、行为的理由过分(情况4)时,情况较为复杂,难于判断行为的原因,行为具有不稳定的性质,内激励与外激励呈负相关关系,即外酬过弱,内激励会加强,外酬过强,内激励会减弱。为了验证“理由不足”时内激励的自我感觉变化,行为学家曾设计过一种实验,叫一群人去做一种乏昧的工作或要他们做一种违反其心愿的事,却分别给予不同报酬,然后,收集他们的反应。具体办法是把一批大学生召来,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都让他们干一种非常单调且重复性的操作-把一个个线轴放到一个盘子里去,并要求实验组的学生对另一批等待实验的学生吹嘘这活儿如何有趣,而且许了愿:给他们一定的报酬,一半人给一元,另一半人给20元。至于对照组,虽然不要求他们讲违心的假话,但却分文不给。事后调查他们对工作的评价,结果不付酬者觉得工作尚还可以,少付酬者次之,付厚酬者则对之深恶痛绝。为了验证“理由过分”情况下外酬对内激励的影响,行为学家还做过另一种实验,叫一群大学生来做性质相似但趣味相异的两种智力测验游戏,一半人玩的游戏非常有趣,另一半人玩的游戏则平淡乏味,组织者答应前者干满20分钟发给一定数量的报酬,而对后者则不予付酬,这样二者活动的内酬相似,但前者附加了兴趣的刺激和一定的外酬,事后调查他们对工作的评价及态度(是否愿意再干?再干多久?),结果证实“理由过分”(既好玩又给奖)时,内激励与外激励呈负相关关系,即原来认为游戏有趣,引入外酬后,兴趣下降了,不想多干了;而没有外酬的学生则普遍表示满意且愿意多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激励机制激励奖惩,员工激励机制管理文库 - 人力资源 - 激励机制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