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躁声》教学设计-初二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环节。
过程与方法:1.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让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叉、啤酒 瓶等。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www.77xue.com网)】
(一)引入新课
[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
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 乐音
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 → 噪音
方法1:[播放录音]用录音机播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请同学分析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不同?男声和女声的不同?演奏乐器有哪些?引入乐音的三要素.
方法2:请班上会乐器演奏的同学表演.(应有两种以上的乐器),引入乐音与噪声。
(二)进行新课
一、乐音与噪声
教师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制造一段刺耳的噪声,让学生认识乐音与噪声。教师补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只要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乐音的特征
1、响度
(1)鼓面上放些黄豆,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观察黄豆跳动的高度,比较鼓发出声音的强弱。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观察激起水花的大小,比较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做一做用同一硬纸片,以同样的速度,大小不同的力,划过同一把梳子,观察纸片变形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响度大小。
想一想用不同大小的力让同一发声体振动,使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不同?声音的响度与此因素有什么关系?
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放大法、转换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试一试把一根橡皮筋绷在铅笔盒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体会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学生阅读41页“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的对照表,了解响度不同的声音对人体引起的感受,知道响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音调
(1)、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观察弦的振动,比较声音的高低。
(2)、找一位女同学和一位男同学分别说同一句话,比较声音的高低。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做一做用同一硬纸片,用大小相同的力,以不同的快慢,划过同一把梳子,观察纸片振动节奏,比较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躁声》教学设计-初二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躁声》教学设计-初二物理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能》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能》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压》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压》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与热》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教案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躁声》教学设计-初二物理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躁声》教学设计-初二物理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躁声》教学设计-初二物理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躁声》教学设计-初二物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