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
(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
解析:
(1)材料一表明从西周到战国产量大幅度提高,主要说明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生产关系、生产工具、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回答,只要课本所学知识就可以。
(2)材料二英国农业的发展则与圈地运动、新技术和农业机械的运用有关。英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是相互促进的。要紧紧抓住和依托材料,并且结合历史事件的相关背景支分析,抓住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3)把粮食产量的阶段和中国农业政策结合起来去分析。
(4)三段材料农业的发展都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及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相关,要抓住这条主线。
答案要点(63分)
(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
(2)圈地运动,新农机、新技术的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发展)。
农业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工业革命为农业提供了更多新农机,促进农业发展。
(3)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
条件和地理环境②生产工具的发明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4.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A.冶铁技术的产生
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下列那一工程的巨大功效
A.都江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篇: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相关文章
-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 › 第1课 远近的奥秘(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 › 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
- ›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课时)
- › 第1课 雄伟的金字塔群
- › 第1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 › 第1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 第1课 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
- › 第1课 金属工具
- ›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 ›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 第1课 抗日救亡运动
- ›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第1课时)》教案-初二物理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