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
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它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代表大会选出的执行委员会负责向各国支部发布指示和监督他们的工作。第三国际在其存在的24年中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领导过6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在捍卫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促进国际共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在欧洲、美洲、亚洲帮助各国先进工人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协助他们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加速了各国共产党的成长。但是,它在工作中也有许多失误,特别是长期受斯大林大国沙文主义错误的干扰,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过消极影响,其高度集中的组织形式曾影响了各党的独立自主和各党之间的平等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有效地组织反法西斯的斗争,经各国共产党同意,共产国际于1943年6月宣告解散。其机关刊物是《共产国际》和《国际新闻通讯》。
◆广州国民政府
广州国民政府建立于1925年7月1日,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汪精卫任主席,下设财政、军事、外交等部。聘鲍罗廷为高等顾问。国民政府宣布它的职责是履行孙中山遗嘱,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消灭帝国主义势力;对内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消灭军阀势力。为此,积极整顿内部,实现了军政、民政和财政的统一。随后在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条件。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国民革命军
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效仿当时俄国共产党“以党建校,以校领军”的模式,并参考苏联军事制度后创设。早期国民革命军内部的将领和军官由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所加以培养训练,军队亦效忠国民党,历经北伐、东征、抗战、国共内战等重大军师战役。后来“国民革命军”一称废止,但其简称“国军”一直保留,而直到现在
国民革命军,在大革命时期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革命军队,是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坚实力量;4·12国民党“清党”之后,国军二次北伐统一全中国,成为维护国民党政府反动统治,镇压人民群众的反动军队;对日抗战中,国军作出巨大牺牲,成为抗战的主力军,中共军队名义上也成为国军的一部分。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国军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已经腐败透顶,最终溃退台湾;国府迁台后,国军成为台湾地区武装,但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国民革命
1924—1927年的革命,当时称为“国民革命”,这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他在遗嘱中说:“予致力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也是继续贯彻中山先生的遗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阶段。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列强(废除不平等条约,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这座大山),打倒军阀。革命的手段是“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上一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相关文章
-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 第14课 杯子的设计
- ›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 第14课 节日
- › 第14课 红军长征
- ›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 ›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 ›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 ›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 ›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 › 第14课 给图画添加文字”教学设计
- › 第14课 双档字符练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