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疑难剖析】
1、关于西方思想史上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第二次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1)政治条件:明清之际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欧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3)内容:明清之际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4)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但还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的作用。
【典型题例】
1、由拉斐尔创作的《椅中圣母》中的圣母善良质朴,
和蔼可亲,这 从根本上体现了( )
A 人文主义精神
B 圣母对人类的关怀
C 圣母心灵的美好
D 对封建神学的批判
【解读】此画中一位善良质朴、和蔼可亲的人间母亲的形象,取代了传统的神圣的、庄严的偶像,
圣母成了拉斐尔表现理想的女性美
的化身。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常说眼镜是心灵的窗口,
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画中由圣母、小耶稣和小约翰三人组成的和谐的圆形构图,体现了拉斐尔娴熟的构图技巧。圣母形象体现了人性的柔美和高尚,体现了崇尚人性美的人文主义精神。
【提升演练】
1.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2、(20xx年山东•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3.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4、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篇: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导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