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1-10 13:54:32]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886次
概要:(2)经济条件:明清之际 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欧洲 手工工场迅速发展。(3)内容:明清之际抨击 ,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 ,也未形成完整的 ;启蒙运动批判 ,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4)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但还未能动摇 的理论基础;启蒙运动为 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 资产阶级革命,对 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的作用。【典型题例】1、由拉斐尔创作的《椅中圣母》中的圣母善良质朴,和蔼可亲,这 从根本上体现了( )A 人文主义精神 B 圣母对人类的关怀C 圣母心灵的美好 D 对封建神学的批判【解读】此画中一位善良质朴、和蔼可亲的人间母亲的形象,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2)经济条件:明清之际 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欧洲 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3)内容:明清之际抨击 ,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 ,也未形成完整的 ;启蒙运动批判 ,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4)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但还未能动摇 的理论基础;启蒙运动为 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 资产阶级革命,对 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的作用。
【典型题例】
1、由拉斐尔创作的《椅中圣母》中的圣母善良质朴,和蔼可亲,这
从根本上体现了( )
A 人文主义精神 B 圣母对人类的关怀
C 圣母心灵的美好 D 对封建神学的批判
【解读】此画中一位善良质朴、和蔼可亲的人间母亲的形象,取代
了传统的神圣的、庄严的偶像,圣母成了拉斐尔表现理想的女性美
的化身。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常说眼镜是心灵的窗口,
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画中由圣母、小耶稣和小约翰三人组成的和谐的圆形构图,体现了拉斐尔娴熟的构图技巧。圣母形象体现了人性的柔美和高尚,体现了崇尚人性美的人文主义精神。
【提升演练】
1.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2、(20xx年山东•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3.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4、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5、德国文学家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这里的旧时代和新时代是肯定了伏尔泰和卢梭的什么主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上一篇: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导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