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案 阅读:8274次
概要:学生甲“宋应星说的不对。只要通过人力和科学技术,什么资源都可以开发就,什么东西都可以制造出来。”学生乙:“宋应星说的对。如果人与自然不协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师归纳:宋应星说的对。学生乙说的对。学生甲的话有合理成分,但立论错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意味着人类不能适应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二)、学习工程建筑:1、 阅读教材134页第一、二段,记忆赵州桥修建的时代、修建者、地位,并简述其建筑特点。2、 阅读教材134页第三、四段,并填写下表比较秦、明长城的异同朝代 东西起止点不同 抵御的少数民族不同 修建的材料不同 相同点秦长城 明长城 3、欣赏教材134页赵州桥、明长城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4、学习北京城和故宫提问:北京曾经是中国古代哪三个全国性政权的首都?(元、明、清)学生阅读并找出下列问题:北京城的建筑过程,北京城、故宫的建筑特点。(三)学生巩固,当堂训练:(四)教师小结:本节课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记住
第22课 科学技术(下),标签: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学生甲“宋应星说的不对。只要通过人力和科学技术,什么资源都可以开发就,什么东西都可以制造出来。”学生乙:“宋应星说的对。如果人与自然不协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
师归纳:宋应星说的对。学生乙说的对。学生甲的话有合理成分,但立论错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意味着人类不能适应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
(二)、学习工程建筑:
1、 阅读教材134页第一、二段,记忆赵州桥修建的时代、修建者、地位,并简述其建筑特点。
2、 阅读教材134页第三、四段,并填写下表比较秦、明长城的异同
朝代 东西起止点不同 抵御的少数民族不同 修建的材料不同 相同点
秦长城
明长城
3、欣赏教材134页赵州桥、明长城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4、学习北京城和故宫
提问:北京曾经是中国古代哪三个全国性政权的首都?(元、明、清)
学生阅读并找出下列问题:北京城的建筑过程,北京城、故宫的建筑特点。
(三)学生巩固,当堂训练: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记住明清时期的三大科技著作和秦长城、明长城以及北京城的有关历史知识。通过学习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 ,曾长期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令中华儿女为之自豪。但是在近代史上由于各种原因中华民族落后了,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相信同学们学习了中国历史之后,在为中华民族自豪的同时更能够肩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努力学习,知识报国。
(五)作业:
1、列举明清时期三部科技著作及作者。
2、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关于北京的介绍文章或用优美的文字描绘课本134页长城的壮丽景象。
(六)板书设计:
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本草纲目》 明代 李时珍
三部科技著作 《农政全书》 明代后期 徐光启
《天工开物》 明末 宋应星
赵州桥
三大工程建筑 明长城
北京城、故宫
www.77xue.com w
Tag:七年级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 上一篇: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22课 科学技术(下)》相关文章
- 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 ›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 › 第22课 元朝的统一
- ›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 › 第22课人类三大人种的基本特征
- › 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 › 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 ›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 ›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 ›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2课 科学技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