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考历史亚洲的崛起» 正文

2017届高考历史亚洲的崛起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457
概要:3、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5 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一、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 1、概况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原因: ①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 1、概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韩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2、原因 ①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
2017届高考历史亚洲的崛起,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3、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5 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一、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
1、概况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原因:
   ①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
1、概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韩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2、原因
   ①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3、弱点:过分依赖外资。
三、印度经济的发展
1、政策: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
2、成就: 
   ①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③在科技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3、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四、西亚产油国经济的发展
1、前提:1960年,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将石油工业收  归 国有。
2、特点:基本特点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反差大。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  国日益富裕。
3、方式:利用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4、措施:
   ①提高石油价格和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5、结果:
   ①沙、科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②两伊富裕程度仍低于海湾石油富国,战争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考点6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成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历史  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二、建国头30年的经济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革命、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并采取具体措施发展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工农业 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一五”计划期间,建成近六百个重工业项目,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交通运  输业成就很大,农业按计划完成。
3、十年建设时期,建成大批重大工程,现实石油自给,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2、工业迅速发展:宝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对外经贸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4、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文 章
www.77xue.com

上一页  [1] [2]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