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科技、思想、文化艺术
第20讲 中外文化艺术成就
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成就
1.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1)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屈原创造出“楚辞”,《离骚》是其代表作;诸子散文的代表孟子、庄子的《秋水》、《逍遥游》、。
(2)两汉:赋和乐府诗。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东汉班固的《两都赋》。
(3)魏晋:七言诗与“建安文学”,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和蔡文姬《悲愤诗》等;陶渊明与田园诗,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山水诗也开始兴盛;民歌有南方的《采桑度》和北方的《敕勒歌》、《木兰辞》。
(4)唐朝:诗歌的黄金时代,初唐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盛唐李白、杜甫成就最高;中唐白居易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晚唐杜牧、李商隐的咏史诗感人至深;唐后期出现反映市民生活的传奇小说。
(5)宋元:宋词和元曲,宋词代表有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杰出代表是关汉卿。宋代世俗文学话本有较高成就。
(6)明清:小说,四大古曲名著及,《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
2.史学:
春秋时期代表的《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史书,孔子整理了《春秋》等史书;汉信《史记》、《汉书》;北宋《资治通鉴》;明朝解缙主持编纂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出存最大的类书;《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3.艺术
(1)绘画:①先秦:春秋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②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③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东晋顾恺之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女史图》、《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④隋唐时期:隋朝展子虔的画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被称为“唐画之祖”。初唐净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是其代表作。盛唐吴道子,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等;⑤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2)文字书法:商代甲骨文和金文;秦朝小篆、隶书;曹魏时钟繇将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书圣”王羲之;隋唐时书法家有初唐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和诸遂良,盛唐的颜真卿、中晚唐的柳公权等。唐朝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和怀素等。
(3)雕刻艺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也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大型青铜铸像是这时期青铜艺术的杰作。秦汉雕塑成就辉煌,遗存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和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最著名的三大石窟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
(4)音乐:战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
二、世界近现代文化艺术成就
(1)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产生了一些有重要成就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代表人物有但西法、达·芬奇、莎士比亚、米开郎琪罗、拉斐尔等。这时期的文艺作品,反映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的转变,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方法的结合。
(2)世界近现代文学艺术(略)。
重点解读
一、政汉、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推动作用。
[例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贴》(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二、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化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例2]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西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文章www.77xue.com
w
- 上一篇: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经济文明史
《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科技、思想、文化艺术》相关文章
- 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科技、思想、文化艺术
- › 2017学年江苏牛津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题型总结
- › 2017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 › 2017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下牛津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市第一中学初一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 › 2017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科技、思想、文化艺术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科技、思想、文化艺术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科技、思想、文化艺术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考历史中外科技、思想、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