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同类项;
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讨论分析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同类项.
2.教学难点:对同类项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六、教学思路
(一)具体情境引入
打开多媒体,银幕上出现了一片绿茵茵的草地,8只小狗和5只小猫在追逐、嬉戏.画外音响起:银幕上的小狗、小猫能放在一起相加吗?为什么?
(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能.因为它们不是同类动物.)
这时,画面上中又蹦出了6只小狗、4只小猫.画外音:现在银幕上有几只小狗?几只小猫?并说出理由.学生们脱口而出:“有14只小狗、9只小猫.因为狗和狗是同类,猫和猫是同类.”(板书课题)“你能用同类项表示银幕上的问题吗?”〔大多数同学举起了手:式子可以表示为(板书:8只小狗+6只小狗;5只小猫+4只猫)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使问题具体、形象、生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便于知识的理解,更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问题设置,步步引导
画外音响起:假设x表示狗这类动物,y表示猫这类动物,画面上出现:“这情境用代数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怎样计算的?”
(同学们议论纷纷,一会儿,同学们陆续举起了手)
生说师板书:(1);(2)
银幕上又出现;怎样计算?
(找生到黑板上做,其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做.)
生1板演:(3);
生2板演:(4)
〔生1解释:因为把看成是猫;生3勇敢站起来解释道:我是利用乘法分配律;生2解释,把看成是狗,或是单位(如米、个、只等),还可以说是利用乘法分配律〕
(通过问题的设置,逐步深入,由面到点,探究同类项的实质.)
(三)层层深入,挖掘内涵
问:“仔细观察上面4个式子,你们发现了什么?”
(独立思考片刻后,同伴交流意见)
“谁来把自己的发现展现给同学们?”
(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
生1:(1)式中8x与6x都含有字母x,并且它的指数都是1;(2)式中5y与4y都含有字母y,并且它的指数都是1.
生2自信地说:(3)式中与都含有字母a和b,并且a的指数都是2,b的指数都是1;(4)式中的与都含有字母m和n,并且m的指数都是2,n的指数都是3.
“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你们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学生思考片刻)
学生3勇敢地站起来说:“上面4个式子中,‘相同的字母及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代表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是属于同一类别的项.”
“你们还有新的发现吗?”
(独立思考一会儿,我用手指了指黑板上式子的左边和右边,提示同学们)
学生4站了起来说:“我发现这4个式子,由原来的两项,利用乘法分配律,都变成了一项.”
“那么,这是什么运算呢?”(学生思考片刻)
学生5回答:“合并同类项.”“好,非常正确.”
“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什么是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同学们独立思考一会儿后,用自己语言给同伴说说,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同学们不一定叙述的这么准确,但意思正确就行.
(通过步步诱导,层层深入,由点及面,归纳出问题的实质.)
(四)利用游戏,进一步挖掘同类项的内涵
做找朋友的游戏:
开始,我拿着10张卡片,
卡片分别写着:
找同学到前面来,并自我介绍.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一》相关文章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二
-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