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文 章来
源
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探究活动(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所以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知识例如时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利用形体表演、编排历史剧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加深理解郑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人生态度;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质。
【学情分析】
1、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在第13课中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较深的认识。
2、 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度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愿望喜欢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有关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思想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依据课本要求处理教材。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朗诵、相声、演讲、短剧表演、小结
活动资源:初中历史、语文、地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有关郑成功的影视资料和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
1、 让每位同学提前收集有关《台湾——祖国可爱的宝岛》的诗歌、台湾丰富资源和特有物产的资料、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视资料和史料。
2、 印发有关郑成功的资料给学生并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
3、 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资料。
4、 给学生划分小组。主持人 1人(兼演员);评委组 4人;诗歌朗诵组 4人(两男两女);相声组(6人);短剧表演组 20人。
5、 指导学生准备文艺汇演的有关工作。其中诗歌朗诵组、相声组全由学生自己准备,自编自演,短剧组由老师帮助指导他们完成。
【活动过程】
1、导入步骤
教师活动:放映有关的影视资料,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投出郑成功像和美丽的城市赤嵌楼外观图象,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回忆所学知识,观察指出这个人物是谁?这座城市是哪里?这两幅图像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活动:
活动一:详细观察图片,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活动二: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作如下总结:
这个人物是郑成功,这座美丽的城市是台湾著名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是郑成功率领中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纪念地,里面设有奉祀民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专祠,香火不绝。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永远缅怀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报的英雄业绩。让我们再现郑成功收复宝岛的情景,并衷心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由此导入新课。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投影目标)。
活动的形式是:文艺演出。
2、活动步骤:
教师活动:公布活动人员分工。
学生活动:文艺演出。
3、活动开始,以下活动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当观众。
活动1:主持人上台,宣布评委组就座,演员准备。
活动2:诗歌朗颂:《台湾-----祖国可爱的宝岛》
活动3:相声表演:台湾宝岛资源知多少。
活动4:《民族英雄郑成功》。
-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世界的划分
《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相关文章
- 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 › 第17课 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 ›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 › 第17课 法律的起源
- ›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 ›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 › 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 ›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 第17课 历史专题讲座——台湾问题
- › 第17课 内战烽火
- ›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 ›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7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