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②覆盖面广,
4.实质:福利制度是由
的趋势。
5.作用: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缓和了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思维拓展】
(1)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2)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但这些做法虽然有效,却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3)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为医治生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又被迫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人为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都只能一时见效
(4)里根上台后,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这一对策终于见效。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了缓解。但是,在上述政策的指导下,里根政府大幅增加了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相关文章
-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 ›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