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正文

2017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652
概要: 6.《国语·晋语》曰:“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这种现象描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层层剥削的情况 材料中体现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答案:A 解析: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描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层层剥削的情况”,容易错选B。通过材料可知,“公”、“大夫”、“士”、“庶人”是分封制的体现,故选择A。 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不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A.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B.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国—诸侯国嫡长子、嫡长孙 D.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答案:A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周王室范围内,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为嫡子,其中只有嫡长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所以A项的表述是不符合宗法制的
2017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6.《国语·晋语》曰:“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这种现象描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层层剥削的情况 材料中体现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答案:A  解析: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描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层层剥削的情况”,容易错选B。通过材料可知,“公”、“大夫”、“士”、“庶人”是分封制的体现,故选择A。 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不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A.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B.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国—诸侯国嫡长子、嫡长孙     D.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答案:A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周王室范围内,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为嫡子,其中只有嫡长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所以A项的表述是不符合宗法制的宗旨的。 8.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人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人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答案:B  解析: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在古代中国,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符合“人祖归宗”这一特点。 9.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本题的解题思路是:题干中所列官制是中央官制,古代中国中央官制要解决的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要解决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故选择A项 10.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窃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 答案:B  解析:郡县制的确立,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任命,有效地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而“有叛人而无叛吏”。 11.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司法权     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答案:C  解析: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九卿”退居“外朝”,而不是被废除;宋朝时设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财权;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为国家顾问,没有决策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