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教训:①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要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④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⑤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⑥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中苏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措施有何不同?与苏联相比,中国政治制度有何特色?
(1)政策、措施:①苏:十月革命后把大工业收归国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但其基本做法是没收私人资本。②中: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进行三大改造;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赎买,实现和平过渡。
(2)政治特色: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走进高考】
例1.(08宁夏,3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解析:B
例2. (08年广东理基,65)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①“多”
A.①②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解析:A.由于“左”倾错误,当时中共急于改变落后面貌,在实际工作中盲目求快,只注重速度和数量,而忽视质量和效益,即只注意了“多”和“快”。
例3.(08江苏,9)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
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
“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解析:A.据题干中“农民”图片注释“1953年”,
可排除B(发生于城市)、C(发生于1958年)、D
(发生于1978年)。
例4.(08上海历史,A组14)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 上一篇: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8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相关文章
- 第18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 第18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 › 第18课 三国鼎立
- ›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 ›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8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8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8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8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