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311次
概要:(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及评价对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教材用文字和表格两种形式进行了表述。表格内容是文字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建议教师将表格内容做成投影片,指导学生结合投影阅读教材文字内容,并自己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谈论: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哪些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反映出孙中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关于新三民主义的影响,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问题。问题一、新三民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问题二、新三民主义同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对新三民主义的认识和评价是本部分内容的难点。建议教师处理好二个角度:一、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二、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及评价
对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教材用文字和表格两种形式进行了表述。表格内容是文字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建议教师将表格内容做成投影片,指导学生结合投影阅读教材文字内容,并自己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谈论: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哪些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反映出孙中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关于新三民主义的影响,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问题。问题一、新三民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问题二、新三民主义同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对新三民主义的认识和评价是本部分内容的难点。建议教师处理好二个角度:一、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二、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这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但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有着原则的区别。对此,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作了明确的论述。建议教师向学生阐述清楚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问题一:阅读【学思之窗】,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何关系?问题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三民主义的提出”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三民主义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建议采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的探索主张及其实践的结局。如洋务派提出了什么样的救国主张?洋务运动为什么失败等等。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孙中山由改良向革命的转变,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孙中山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而为学生理解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奠定基础。关于三民主义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四步完成学习。第一步,由学生阅读教材对三民主义内容的叙述,使学生自己掌握“三民主义”的概念和内涵,并明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第二步,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第二部分内容,并结合教材对三民主义内容的叙述,自己总结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目的。第三步,教师将三民主义的内容做成幻灯片,边向学生展示边进行讲述,要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阐述清楚,要阐释它们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力求使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三民主义。第四步,让学生提出自己尚不明白的问题,在师生共同解难答疑的过程中结束本问题的学习。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其内容明确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以此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从思想论战到‘临时约法’”。教学时将这一栏目根据内容划分为两个问题,一是思想论战,二是三民主义的实践。思想论战的教学,可将有关内容设计成表格,制成投影,表格的内容可以包括论战的双方、论战原因、论战的内容,论战的影响等,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会学历史。关于三民主义的实践,教学时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回答:教材从哪些角度阐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的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出总结,三民主义在实践中,一方面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三民主义局限性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形成三民主义需要进一步发展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上一篇: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相关文章
-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 第四单元 大海摇篮
- › 第四单元《丝竹流韵》
- › 第四单元 动物世界(四)
- ›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 ›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 › PEP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 ›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 › 第四单元 我们的版画乐园 (新课标岭南美术第8册教案)
- › 苏教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