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正文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311
概要: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规定“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反对土地权“为少数人所操纵”。稍后他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经过这样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便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它也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孙中山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转变过程。1894年春,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了改革的主张,但李鸿章拒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新三民主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规定“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反对土地权“为少数人所操纵”。稍后他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经过这样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便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它也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孙中山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转变过程。1894年春,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了改革的主张,但李鸿章拒绝召见他。当时,适逢甲午战争,孙中山对清廷在战争初期的颟干页无能尤感愤懑。从此以后,孙中山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1894年11月,孙中山回到檀香山,他联合二十多位华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在会章中指出中国正面临列强瓜分的危机,猛烈抨击了清政府的腐朽。会员入会的秘密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2月又在香港成立了兴中会。香港的兴中会一成立,立即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孙中山在广州设立了农学会的组织作为掩护。兴中会在广州的起义,预定在这年10月26日(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发动。但事先被广州地方政府发觉了。广州政府破获了起义的机关,查到了从香港偷运到广州的枪械。70多人被捕,孙中山的好友陆皓东牺牲。孙中山侥幸逃亡。孙中山自广州失败后,赴日本,再经檀香山而到美国,又转到了英国。清朝驻伦敦的使馆设计把孙中山诱骗入使馆,准备把他偷偷押运回国。幸经营救脱险。经此事件,孙中山在国际间开始作为中国的革命家而驰名。1897年,孙中山来到日本。随后他就在日本东京、横滨两地继续宣传革命。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梁启超先后来到日本。孙中山等人主动联络他们,希望能联合反清,但被拒绝。1900年,策划惠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继续在国外展开革命活动。
黄兴
黄兴(1874—1916)原名轸,派名仁牧,字岳生,号谨吾,后因从事革命活动,改名兴,号克强,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革命领袖。1896年中秀才。1899年10月被派赴日本考察教育。1900年春回国。1902年夏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1904年2月成立华兴会。随后积极联络会党,运动新军,计划于阴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生辰,炸毙在皇殿行礼的全省官吏,宣布起义。不幸事泄失败,逃亡日本。1905年7月下旬与孙中山会晤,共商建立全国性革命组织。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提议推举孙中山为总理,被孙中山指定为庶务,居协理地位。1906年,策划萍浏醴起义。1907年3月,因孙中山被迫离日,代理同盟会总理职务。1911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潜往香港养伤。武昌起义后,指挥汉口汉阳保卫战,苦战近月,促使各省次第光复。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临时政府陆军部总长兼参谋部总长。“二次革命”中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亡命日本。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因意见不合,拒绝加入。6月由日赴美。在美国积极宣传反袁,策动各派力量联合讨袁,并为组织讨袁军出谋划策,筹集军饷。1916年7月回上海,与孙中山重新携手,共商国事。10月31日因患胃血管破裂逝世。孙中山单独署名发布通告,主持丧务,并作祭文、挽联,盛赞战友才干贡献,慨叹“后死何堪”。著作收入《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等。
宋教仁
宋教仁(1882—1913)名链,字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901年中秀才,1903年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常与同学田桐等议论时政,渐萌革命思想,引起清吏注意,避走长沙。1904年,与黄兴一起成立华兴会。1905年8月,参加中国同盟会,任庶务干事兼撰述员。1911年7月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当选总务部干事,他曾参加筹备广州黄花岗起义,起草了文告、约法和中央制度、地方政治机关的设施。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宋任法制院院长,他起草了多部法律。4月,临时政府北迁,宋任农林总长,但由于不满袁世凯的专横,不久辞职。宋教仁一贯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几个小党派联合在一起,组成为国民党。孙中山当选为理事长,他当选为理事,受孙中山的委托,代理理事长的职务。国民党遂成为当时第一大党。1913年,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国民党获392席,占绝对多数。宋教仁希望以多数党的地位,成立责任内阁,约束袁世凯专权。在正式国会开会之前,宋教仁从老家长沙沿江东下,途经武汉、安徽、上海,再到杭州、南京,一路上到处发表演讲,批评袁世凯政府,阐述自己的宪政理想,为建立责任内阁,实现民主政治大造舆论。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车站被袁世凯派来的人刺杀,两天后,身亡,年仅三十二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