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易错分析:此知识点出错的原因是没有掌握中国古代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①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又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自然因素。南方的气候条件更适宜发展农业。
③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易错点21: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
易错原因:忽视教材中对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史实的描述。
(1)主要特点①封建经济发展到顶峰: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成因:①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工具先进等);②生产关系的调整(更名田、一条鞭法、地丁银等);③有利的社会环境(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④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易错点22:“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易错分析:缺乏对“海禁”、蜜罐锁国政策相应了解。
(1)含义
①海禁政策:指明清时期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的措施——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②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商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
(2)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具体原因:①明初实行海禁政策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②清初实行海禁政策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③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3)清朝的闭关政策,是清朝政府针对西方殖民者的不断侵扰和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等活动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因而具有民族自卫的性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在客观上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易错点2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易错分析:缺乏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发展的条件的深刻认识。下面梳理一下:
(1)有利条件
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被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②发达的手工业。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③发达的商业。农产品、手工业品被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不利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无法脱离土地。
②商人发财后往往买田置地,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相关文章
- 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 2017学年江苏牛津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题型总结
- › 2017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 › 2017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下牛津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市第一中学初一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 › 2017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