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易错点28: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易错分析:不能正确认识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明清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自然经济出现解体迹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加速了。
表现:(1)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2)农产品的商品化。
原因:(1)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在中国掠夺原料;(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优势,自然经济缓慢解体,但并未完全解体;(2)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易错点29: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征
易错点:没有认识到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个阶段。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鸦片战争开始,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以商品输出为主和以资本输出为主两个阶段。
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想在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两者的不同点表现在:①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一些国家的商人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②资本输出主要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如中国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包括贷款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使中国沦为它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同时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
易错点30: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易错分析:缺乏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表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早期著名企业主要有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等。
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2)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表现: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特点: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在近代工矿企业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突出。
(3)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表现: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4) 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萎缩
表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沦陷区的工矿企业;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到1941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美国货在上海占80%,这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特点: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
(5) 民族资本主义重获新生
表现:建国初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特点: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易错点31: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农村)政策
易错分析:不能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订的不同的土地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相关文章
- 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 2017学年江苏牛津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题型总结
- › 2017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 › 2017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下牛津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市第一中学初一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 › 2017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