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正文

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745
概要: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易错点24: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易错分析:缺乏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有效掌握。下面总结一下:(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多少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5)税种由繁多到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6)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易错点25:重农抑商政策易错点:缺乏对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了解。下面梳理一下:(1)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统治者所推行
2017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

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易错点24: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

易错分析:缺乏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有效掌握。下面总结一下: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多少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5)税种由繁多到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易错点25:重农抑商政策

易错点:缺乏对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了解。下面梳理一下:

(1)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统治者所推行的一项基本政策,其目的是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评价:①在封建社会初期,由于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所以重农抑商对促进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明清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值得肯定的是,这一政策中的“重农”是正确的,它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易错点26: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易错分析:不能通过城市的发展认识到中国古代商业的进步。

(1)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的含义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商业的发展。

(2)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农民又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重农”。

(3)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抑商”。

(4)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但到了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统治者仍推行这一政策则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5)辩证地看,“重农”是正确的,但把商业和农业长期放在对立面,人为地抑制商业发展则违背了基本经济规律。

易错点27: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

易错分析:缺乏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的正确理解。

清朝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且自18世纪末起英国等国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但是正常的中外贸易一直是存在的。

(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日本、朝鲜、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贸易基本上是以朝贡形式进行的,数量少,规模小;另一类是西方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荷兰、西班牙、丹麦及俄国等,其中与俄国的贸易主要在陆路上进行,市场交易额不大,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最主要的是中英贸易。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地区——只许广州一地;范围——只许十三行进行;对输出商品的种类及数量的限制;对外商在华活动的限制。

(2)在18世纪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入中国的主要是呢绒、棉布、金属制品;中国输往英国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和原料——茶叶、生丝、药材,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但鸦片战争前几十年英国对中国鸦片走私激增,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