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11.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是指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12.(20xx年,江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13.(20xx年,广东)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近代新生产力的代表,它产生并逐步发展。请回答14~17题。
14.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A.反抗外国掠夺路矿利权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兴起实业救国的内部原因有①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
16.(20xx广东文科基础)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18.(20xx年北京文综)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的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篇: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相关文章
-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 第10课 画线条和填色”教学设计
- › 第10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 ›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 ›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 第10课 元朝的统一
- › 《生活与哲学》第10课学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