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9.(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20.(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非选择题
21.(02上海历史32)阅读下列材料。
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根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
年 度
资本
借款
船只吨位
运费收入
付出借款利息
1873.8-74.7
47.60
12.30
4,088
49.17
1.77
1877.8-78.7
75.10
381.97
26,916
232.23
36.53
1881.8-82.7
100.00
353.75
29,474
188.47
10.75
1883.8-84.7
200.00
227.09
33,378
192.37
22.42
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
问题:
(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4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22.27.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后来康有为明确指出:“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生产更多的机器,成为近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标志是什么?对材料中“有识之士”的举措做简要的评价。(5分)
(2)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3分)
民
族
工
业
的
出
现
时间
① 19世纪70年代前后;
条件
②
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篇: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相关文章
-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 第10课 画线条和填色”教学设计
- › 第10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 ›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 ›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 第10课 元朝的统一
- › 《生活与哲学》第10课学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