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
文 章www.77xue.com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老子和道家学派;孔子及其在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贡献;百家争鸣(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张);《诗经》和屈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散文;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帛画、青铜器、音乐等);天文地理方面的成就;名医扁鹊和中医四诊法。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老子、孔子等闻名世界的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后代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艺术史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①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重要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根源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通过对百家争鸣这一重要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观点。
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条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文字资料,战国艺术品的照片或模型,编钟的音像资料。
学生:请学生课前收集了解诸子百家的有关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集中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具有专题史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封建制度逐渐取代奴隶制度,在这个剧烈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本节内容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旧知识的联系以及本节内容的内在联系,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文化现象的本质。
本节内容头绪较多,知识较为繁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手段、方法,以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如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成就,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每个重要思想家从姓名、学派、著作、观点及评价等方面掌握。
【教学过程说明】
第一课时: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设置富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揭示文化现象的本质及其与政治、经济状况的关系。
采用史料教学模式,可适当选择有关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典型史料,深化学生对本节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史料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对于春秋战国的期的文学艺术,教师采用讲述法讲清主要人物、成就及特点即可。也可采用展示直观教具以及相关音像资料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本阶段文艺成就的直观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对本阶段的时代特征进行概括。
教师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概括: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可用三个“大”字来形容。其一,为“大动荡”:即本阶段的政治发展经历了从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兼并归于统一的过程。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土地和人口而混战不休,持续了5个世纪。其二,为“大变革”: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最终在战国时代,经过各国的变法,我国在世界上率先进入封建时代。因此本阶段应视为我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其三,为“大发展”:这首先指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也指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第二个大发展。
《2017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相关文章
- 2017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
- › 2017学年江苏牛津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题型总结
- › 2017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 › 2017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下牛津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市第一中学初一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 › 2017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