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正文

2017届高三历史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484
概要:评价:革命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封建性。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落后性—维护小农经济。(没有真正实施不等于一点都没有实施)5、前期军事斗争;北伐(失败-—孤军深入)、西征、东征(成功-—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领导人、目的。6、转折:天京变化: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影响-—由盛而衰。7、后期领导集团: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8、后期军事防御战:1858后陈、李合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1860合破江北大营。李至上海近效—英法撕下“中立”伪装,开始镇压。9、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教训——受时代、阶级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10、功绩:性质:反侵略反封建农民运动。(1)打击了清王朝。(2)打破了外国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最高峰(4)新特点:反侵略和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是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依据
2017届高三历史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评价:革命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封建性。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落后性—维护小农经济。(没有真正实施不等于一点都没有实施)
5、前期军事斗争;北伐(失败-—孤军深入)、西征、东征(成功-—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领导人、目的。
6、转折:天京变化: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影响-—由盛而衰。
7、后期领导集团: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
8、后期军事防御战:1858后陈、李合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1860合破江北大营。李至上海近效—英法撕下“中立”伪装,开始镇压。
9、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教训——受时代、阶级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10、功绩:
性质:反侵略反封建农民运动。
(1)打击了清王朝。(2)打破了外国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最高峰(4)新特点:反侵略和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是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依据(列出)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
答案:
中国社会变化:(1)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人民革命任务由以前的反封建变为反封建和反侵略的斗争,中国进入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中国近代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爆发时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革命任务既反封建又反侵略;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洪秀全、洪仁玕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

1、旧思想:政治思想——程朱理学(儒家思想);学术思想——乾嘉学派(考据);新思想——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原因:—封建统治危机加重、民族危机出现、鸦片战争(英船坚炮利——直接原因);  思想基础——经世致用;
3、代表人物及思想:
林则徐——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最详实历史地理著作)“师夷长技<军事技术>以制夷”。姚《康……》、徐《瀛……》。
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抵抗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道。
4、《资政新篇》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振兴太平天国。评价: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缺乏可行社会条件。


第二章  第二节  洋务运动
1、洋务派和顽固派:
出现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出现分化。
相同点:都要维护清王朝统治;不同点:要不要向西方学习。
2、洋务运动:
(一)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二)机构:总理衙门  
(三)代表人物:奕、曾、左、李 
(四)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内容(活动)
(1)、军事企业(安庆……江南……福州……天津……)(2)、民用企业(李—轮船……开平……张—汉阳……湖北……)(3)、近代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4)、新式学堂;(5)、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六)破产:
标志—甲午战争惨败。
原因:(1)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2)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3)顽固派阻挠(4)没有变革封建制度(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等)——失败根本原因。 
(七)作用:
积极—-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对外资本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客观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军事工业主要用来镇压人民反抗;民用企业主要为了满足军事工业需要;依附洋人;经营管理腐败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