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正文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1-10 13:54:34]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963
概要:彼特拉克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人文主义者。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早年的动荡生活、但丁的影响,以及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彼特拉克未来的成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尤其喜欢古典作品。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和意大利学习法律。1326年成为天主教教士。1332年至1333年游历欧洲各地,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著作,是当时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首先提出“人学”同“神学”的对立,所以他被称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或“人文主义之父”。1374年,罗马市民起义反对贵族的暴虐统治,他虽已70高龄,仍写信支持。彼特拉克的生活有一个时期是放荡的,他的思想和活动也都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这些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特征。但是,他在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中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会消逝的。《歌集》彼特拉克写过很多诗篇,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是用托斯卡纳方言写的描述爱情的十四行体抒情诗集《歌集》。他突破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人文主义者。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早年的动荡生活、但丁的影响,以及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彼特拉克未来的成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尤其喜欢古典作品。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和意大利学习法律。1326年成为天主教教士。1332年至1333年游历欧洲各地,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著作,是当时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首先提出“人学”同“神学”的对立,所以他被称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或“人文主义之父”。1374年,罗马市民起义反对贵族的暴虐统治,他虽已70高龄,仍写信支持。彼特拉克的生活有一个时期是放荡的,他的思想和活动也都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这些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特征。但是,他在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中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会消逝的。
《歌集》
彼特拉克写过很多诗篇,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是用托斯卡纳方言写的描述爱情的十四行体抒情诗集《歌集》。他突破了禁欲主义、神秘主义以及经院哲学的束缚,直接描写爱情,反映喜怒哀乐等内心感受,并且赞美大自然。诗中弥漫着资产阶级“人情味”,具有浓厚的反封建的色彩,充满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他缅怀古罗马的“光荣伟大”,渴望意大利的和平统一,指明意大利复兴的道路。他抨击罗马教廷“是黑暗的监狱”,是“野蛮凶狠的庙堂”。彼特拉克的诗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开创了一代诗风。1341年他在罗马接受“桂冠诗人”称号。
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建筑师。出生于佛罗伦萨以东的乌尔宾诺城一个画师家庭。幼承家学,是他父亲的一个得力助手。约1500年开始从师学艺,1504年到佛罗伦萨观摩达•芬奇等大师的作品。1508年应教皇之聘到罗马,为梵蒂冈教皇宫廷绘制壁画,并参与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工程。拉斐尔自1508年底到罗马,直到后来他病死为止的10多年中,始终在罗马忙碌地工作着。临死那天,他还带病坚持对《基督改变像貌》一画着墨上彩。他不满足于前人的格式,在作画时不仅参考前人的优秀作品,还尽量使内容具有时代的新意。他经常和人文主义者、诗人交换意见。他的许多作品不仅表现宗教题材,还刻画出人们的精神活动。他以画圣母像著称,所画的多幅圣母像,都体现了人间女性的美和母性的慈爱。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斯廷圣母像》。此外,他还有名画《雅典学派》《教义的争论》《神学女神》等多幅。他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一齐被誉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赎罪券
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之后,就失落了上帝的宠爱,谁想要重新获得,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赎罪,这样才能获得“免罪罚”。天主教还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有限,须靠耶稣救赎之功。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劳是无限的,加上圣母和其他圣徒们的多余功劳,形成了教会的“功劳宝库”。个人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补罪,教会可从功劳宝库中取而赠补之。教皇和主教对教徒施行“大赦”,即以此说为依据。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这成了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16世纪60年代,售卖赎罪券的做法被废止,但免罪罚的原则仍保持不变。
宗教改革前夕的德意志
十五六世纪,德意志的纺织、采矿、印刷、造纸等工业都有显著发展,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商业相当繁荣,从东方运到意大利再转往北欧的商品,需要从德意志过境。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城市经营对外贸易。但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其他地方。由于封建割据,德意志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一个城市成为德意志的工商业中心,对内贸易少于对外贸易。在政治上,德意志除了七大选侯之外,还有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帝国的骑士,交通不便,关卡林立,币制庞杂,局面混乱。经济的分散性不利于政治统一,而政治不统一又影响经济发展。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十分复杂,矛盾的集中点就是天主教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