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正文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1-10 13:54:34]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963
概要:《鲁滨逊漂流记》笛福是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四大小说家之首,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他出身于清教徒的小商人家庭,自己也是一个商人。在经商的同时,他从事政治活动,表达了不少有关政治、经济、宗教的政论文,曾因讽刺当政的托利党的宗教政策而被捕入狱,导致破产。他五十岁以后开始写小说,五十九岁时出版了著名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根据真人真事加以改编创作的。1704年9月,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在这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四年零四个月。当他被发现时已成了一个野人,甚至忘记了人类的语言。塞尔柯克的传奇经历引起公众的关注,报纸上也刊登了一些关于塞尔柯克在荒岛上的孤独生活的情况。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鲁滨逊漂流记》是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是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四大小说家之首,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他出身于清教徒的小商人家庭,自己也是一个商人。在经商的同时,他从事政治活动,表达了不少有关政治、经济、宗教的政论文,曾因讽刺当政的托利党的宗教政策而被捕入狱,导致破产。他五十岁以后开始写小说,五十九岁时出版了著名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根据真人真事加以改编创作的。1704年9月,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在这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四年零四个月。当他被发现时已成了一个野人,甚至忘记了人类的语言。塞尔柯克的传奇经历引起公众的关注,报纸上也刊登了一些关于塞尔柯克在荒岛上的孤独生活的情况。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鲁滨逊漂流记》是用第一人称所写的长篇小说,叙述了鲁滨逊在一个小岛上单独生活了二十八年的经历。鲁滨逊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私自从家出走,到海外经商,被摩尔人俘虏,做了几年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由于缺乏劳动力,他到非洲购买奴隶,途中船只遇难,独自一人漂流到南美附近一个无人的荒岛,开始过孤独的生活。他依靠从破船上搬下来的枪械和工具,猎取食物,种植谷物,独自生活了许多年,表现出百折不挠的精神。他曾遇见一些土人到荒岛上来举行人肉宴,便开枪打死一些人,将其他的土人吓跑,救出一个将要被杀的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奴隶。此后,鲁滨逊又征服了一些野人,在岛上以总督自居。过了一些时候,一艘英国船来到岸边,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变的水手,剩这艘船返回到英国。巴西种植园和荒岛使他成为巨富,后来他又派人到荒岛上继续垦殖。
鲁滨逊这个形象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小资产阶级的英雄的化身,他坚信自己的力量,具有实干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作品通过鲁滨逊热情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同时肯定了资产阶级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政策。
《波斯人信札》
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全书既无具体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无典型的人物形象,主体由160封长短不一的书信组成。作者假托两个波斯贵族人士到法国游历,用波斯人口吻,写成冷嘲热讽、嘻笑怒骂的绝妙文章。他们从局外人的角度观察法国社会。发现法国人熟视无睹的许多荒唐腐败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作者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yin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1708年到1714年,孟德斯鸠专门研究法律,常去巴黎居住,目睹了“太阳王”路易十四晚年朝政混乱、纪纲不振的衰败现象。之后,年仅五岁的路易十五接位,由母后摄政(1715~1723年),这也没有减轻法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景况。基于上述认识,作者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批判了法国的专制制度,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波斯人信札》受到了普遍欢迎。这部书不但思想内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它的清新明快的散文风格,对法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康德是一位有着苏格兰血统的皮匠的儿子,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个虔诚的教徒家庭,并在这个天光阴暗,单调乏味的滨海小镇度过了他漫长的一生。
康德16—22岁时就读于柯尼斯堡大学,在温文尔雅的学校气氛和平静如水的环境中学习牛顿的物理学和沃尔夫哲学,这使他对生活的态度更加严肃。他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博士学位后成为母校的一位低级教师。此后他潜心自然科学研究,教学著书,声望日隆,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不同于牛顿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在自然科学界引起轰动。1770年后,他转向哲学研究。浓郁的宗教家庭气氛和严肃的生活态度成为他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使他热切地感到有必要巩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而随着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四分五裂和新型现代国家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出现,更使他迫切地感到需要为人们建立一个最完善的道德法则世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