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文 章来 源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教学建议】
1、课堂构思:本章可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为中心,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将教材内容分解为几个部分,即政策的内容、原因、成效,然后各个击破,做到中心突出。
2、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政策
3、教法建议:
(1)用多媒体设备给出我国的56个民族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使学生理解三个问题:一是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是民族团结的概念。三是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2)用多媒体设备给出教材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可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再归纳为两大方面即历史的与现实的因素。
⑷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在学生对少数民族发展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得益于政府正确的民族政策。
【预习导引】
1.看下列二幅图片,思考:
图1 图2
①你能分别说出图2中的数字各代表的自治区名称吗?其中建立最早的应是哪个?
②图1中宪法规定新中国处理民族事务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原则?
答案:① (1)是内蒙古自治区(2)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是宁夏回族自治区(4)是广西壮族自治区(5)是西藏自治区;其中建立最早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的1947年即建立。
②民族区域自治。实行原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能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从而在民族合作、民族互助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你知道国旗的含义吗?
答案: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五颗五角星相互的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
【知能互动】
时间: 年以后
各族人民跨 途径: 或
入社会主义 原则: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 上一篇:2017届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2017届高三历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相关文章
- 2017届高三历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 › 2017学年江苏牛津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题型总结
- › 2017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 › 2017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下牛津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市第一中学初一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 › 2017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