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
[10-10 21:44:02] 来源:http://www.77xue.com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阅读:8900次
概要: ◆特色 ◇选材得当,以微见著 《我心中的宜昌》为探究原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以小见大、层层深入,知识的结论不是教师“灌”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设计合理,注重过程 探究知识的过程比结论更为重要。设计的整个活动过程是以学生操作为主的,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其过程设计合理: 1.联系实际,迁移导入。教师以“猜猜看”活动,采取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一个有激励机制的环境下快速地了解和记住宜昌的风景名胜,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2.动手操作,掌握方法。基本的知识是探究的基石,学生进行一切探究活动都得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为支撑,老师同样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写一写”环节教学中,既训练了学生输入文字的能力,又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训练,可谓相得益彰,扫除了下一步学生探究活动的障碍。 3.任务驱动,再创辉煌。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的宣传宜昌作品。提供
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标签: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http://www.77xue.com
◆特色
◇选材得当,以微见著
《我心中的宜昌》为探究原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以小见大、层层深入,知识的结论不是教师“灌”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设计合理,注重过程
探究知识的过程比结论更为重要。设计的整个活动过程是以学生操作为主的,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其过程设计合理:
1.联系实际,迁移导入。教师以“猜猜看”活动,采取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一个有激励机制的环境下快速地了解和记住宜昌的风景名胜,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2.动手操作,掌握方法。基本的知识是探究的基石,学生进行一切探究活动都得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为支撑,老师同样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写一写”环节教学中,既训练了学生输入文字的能力,又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训练,可谓相得益彰,扫除了下一步学生探究活动的障碍。
3.任务驱动,再创辉煌。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的宣传宜昌作品。提供较大比例的时间让学生来创作,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软件(Word、PowerPoint、画笔等)参与创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允许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学习。通过这种互助互学,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得到巩固,使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能达到学习要求。
◆建议改进
1.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每个情境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最高激情,能否保证学生兴趣的持续性?
2.教师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辅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免费教案 -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 上一篇:层次任务驱动,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相关文章
- 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
- › 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学生创设能力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