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正文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420
概要: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并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 ③隋末农民起义(611—618年) 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 ④唐末农民战争(875—884年) 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特点是避实击虚、流动作战;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没有乘胜追歼唐朝军队,致使地主阶级卷土重来。 ⑤元末农民战争(1351—1368年) 领导人有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等;朱元璋后来蜕化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次农民战争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 ⑥明末农民战争(1628—1644年) 领导人先后有高迎样、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重点问题精讲1、封建盛世局面原因 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迫使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封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②封建统治者能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清图治。③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并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
  ③隋末农民起义(611—618年)
    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
  ④唐末农民战争(875—884年)
    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特点是避实击虚、流动作战;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没有乘胜追歼唐朝军队,致使地主阶级卷土重来。
  ⑤元末农民战争(1351—1368年)
    领导人有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等;朱元璋后来蜕化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次农民战争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
  ⑥明末农民战争(1628—1644年)
    领导人先后有高迎样、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重点问题精讲
1、封建盛世局面原因
  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迫使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封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
②封建统治者能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清图治。
③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政治出现清明,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
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流频繁。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大量财富,这是盛世的物质基础。
2、对封建盛世的综合认识
1)、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
2)、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封建剥削也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样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3)、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yin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享受繁盛成果的仍然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
4)、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
(1)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
(2)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
(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
5)、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和结束给现在的人们提供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3、农民战争的原因
①严重的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苛捐杂税繁重,致使农民难以维持生存,农民只有奋起反抗。
③统治残暴,主要表现在兵役徭役繁重,法律严酷,人民不仅不能安定生产,连生活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只有铤而走险,奋起斗争。
④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人民遭到超经济的压榨、掠夺,不反抗就没有生路。
⑤前面四点都是人祸,如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往往来势迅猛,如唐末、元末、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都具有这一特点。
其中,暴政、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导致大规模农民战争的三大因素。
4、农民战争的结局及根源
  农民起义不可能建立起长久稳定的“农民”政权,它的结局不外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