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420次
概要:6、棉、桑、茶、油料等经济作物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是在A、唐朝 B、宋元时期 C、明朝 D、清代前期7、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汉初,统治者持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其核心是 A、为发展农业创造条件 B、减免租税。提倡节险 C、解放劳动力,增加人手 D、创造宽松环境利于经济发展9、商靶主张“重农抑商”,黄宗曦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社会性质的差异 B、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6、棉、桑、茶、油料等经济作物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是在
A、唐朝 B、宋元时期 C、明朝 D、清代前期
7、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汉初,统治者持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其核心是
A、为发展农业创造条件 B、减免租税。提倡节险
C、解放劳动力,增加人手 D、创造宽松环境利于经济发展
9、商靶主张“重农抑商”,黄宗曦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社会性质的差异 B、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C、阶级立场不同 D、政治主张的不同
10、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中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11、“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产生的最终后果是
A、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导致工商业的落后
C、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安定 D、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12、清初一百多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了40%,但也隐藏着经济衰退的迹象,其主要原因有①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②人口大量增加③限制海外贸易④耕作技术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诸州长者,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 ——引自《末代谷物移植法令》
材料二 “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其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来精耕细作……同时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另外,水稻种植业还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大幅度提高产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相关文章
-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 › 2016届高三历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 2016届高三历史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 › 2016届高三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
- › 2016届高三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 2016届高三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 › 2016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
- › 2016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
- › 2016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3
- › 2016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 › 高三历史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 ›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 › 2016届高三历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