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正文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420
概要:①被封建地主阶级镇压。②成为统治阶级中不同集团权力调整或改朝换代的工具。③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就是典型。导致上述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作为自然经济下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经济来取代封建经济。所以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5、农民战争的影响 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农民战争对历史发展一般起着推动作用。通常表现在:①推翻腐朽王朝、反动王朝,为历史发展扫除障碍。②沉重打击封建反动势力,促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剥削与压迫,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③摧毁和扫荡统治集团特别腐朽反动的势力。如唐末农民战争就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势力,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势力,使之名存实亡。④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和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如明末农民战争使得一些明藩王土地转到农民手中,清初统治者康熙实行“更名田”的政策,就是被迫承认农民战争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结果。)6、古代治乱兴衰的一般规律中国古代国家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①被封建地主阶级镇压。
②成为统治阶级中不同集团权力调整或改朝换代的工具。
③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就是典型。
导致上述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作为自然经济下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经济来取代封建经济。所以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5、农民战争的影响
  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农民战争对历史发展一般起着推动作用。通常表现在:
①推翻腐朽王朝、反动王朝,为历史发展扫除障碍。
②沉重打击封建反动势力,促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剥削与压迫,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摧毁和扫荡统治集团特别腐朽反动的势力。如唐末农民战争就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势力,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势力,使之名存实亡。
④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和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如明末农民战争使得一些明藩王土地转到农民手中,清初统治者康熙实行“更名田”的政策,就是被迫承认农民战争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结果。)
6、古代治乱兴衰的一般规律
 中国古代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与能力密切相关。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统治阶级是否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 
 ②是否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生产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是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③是否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④是否实行了合理的民族政策。
 ⑤是否采取了开明的对外政策,以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7、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法律是道德的最基本体现,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要求。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社会人群相互关系以及行为的规范,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对于制约人的行为来讲,道德主“内”,法律主“外”;对于抑制人的犯罪来说,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扬善抑恶”,法律“惩恶扬善”。“依法治国”,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避免了随意性、任意性,保证了国家社会生活有秩序进行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以德治国”,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价值判断,依靠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同步训练
1、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但很快盛极而衰,它给当今社会留下的历史教训最主要的是          
    A、加快社会改革,调整生产关系          B、加强以德治国,紧跟时代潮流
C、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D、惩治贪官污吏,加强政权建设
2、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业              D、以农务本,加强农业生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